
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匠心智策
大明湖畔,老槐树下依旧光影斑驳;山东会堂,数字人子贡开始与企业家对话。当两千五百年前的儒商智慧遇见21世纪的人工智能,一场跨越时空的商业文明对话正在齐鲁大地上演……
“商道之要,在于不计一时之利,而谋万事之基。”在第四届儒商大会开幕式的舞台上,数字人子贡拂袖而言,这位孔门高徒的虚拟形象正与当代青年企业家畅谈义利之辨。
一位在场的企业家感慨:“儒商精神不再是古籍中的概念,它正通过最新技术呈现,变得可触可感。”
开幕式上,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主持“跨越时空的对话”环节,采用数字人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,引入子贡、张謇、陈嘉庚等数字人形象,与青年企业家进行跨越时空对话。
厚道儒商,向新而行。今日上午,第四届儒商大会在山东会堂举行开幕式,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齐聚一堂,畅谈儒商精神和行业发展趋势,深化与山东的合作。
大会开幕式上,数字人子贡、张謇、陈嘉庚的“集体亮相”成为最大亮点。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,三位跨越不同时代的商业先驱“穿越”到现代,与企业家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。
“面对我国石化产能过剩、行业内卷严重等诸多难题,我们也面临着研发周期长、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平衡等困惑。请问子贡先生,您是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的?”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治问道。
“昔年我行商于齐鲁之间,曾遇列国操纵市利,劝我以次充好,囤货居奇,以获暴利。吾谨记夫子‘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’的训诫,深知诚信方可持久。遂延请巧匠匠心智策,改良织机;联合蚕农,培育新种。历时三载,终以‘端木锦’闻名诸侯。”数字人子贡的这番话,引发现场企业家强烈共鸣。
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子贡先生向我们道出了‘诚信是最长远的投资’这一终极价值。一时之利,或可昙花一现;长久之信,方能铸就百年基业。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回应。
对话中,数字人张謇分享了其“实业救国”的理念与如何变革图强适应时代,数字人陈嘉庚则阐述了商业成就与社会价值的取与舍。
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,不仅展现了儒家商业智慧的永恒价值,更揭示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命力。
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中,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?答案或许藏于中华千年传承的儒商精神与国学智慧之中。
古代的子贡结驷连骑,货殖有道,在“端木生涯”里展现“义利兼顾”的智慧;近代的张謇,以“实业救国”为己任,将商业利润转化为数百所学校和一套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,真正做到了“达济天下”;近代的陈嘉庚,倾尽家财兴办教育,并支持抗战救亡运动……
从历史的角度看,儒商是不能复制的,儒商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,它们非但没有过时,反而展现出更为深远的当代价值,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“中美文化存在天然差异,我们将儒家‘和而不同’理念融入沟通,在项目对接时,既尊重美方的效率需求,也主动解释山东企业‘谋定而后动’ 的考量,这种包容互鉴,正是儒商精神在跨文化场景中的生动实践。”美国华商联合会共同主席、美国山东创新创业基地主任丁宁表示,作为孔孟之乡走出的侨商,儒商精神早已融入他在中美两地的商务实践,这种精神不是抽象理念,而是应对具体挑战的行动指南。
举办“传承儒商文化 弘扬企业家精神”研讨交流会、引入子贡及张謇等历史儒商数字人对话等环节,山东并非简单地回溯历史,而是在为现代商业精神“寻根”与“铸魂”,力图将文化“软实力”,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。
“儒商大会超越了简单的商品贸易,它在进行理念的对话、智慧的碰撞和信任的建立。”意大利罗马市政府首届移民议会外籍议长、全球政商企交流合作联盟执行主席潘永长说:“对于我所在的全球政商企交流合作联盟而言,儒商大会是一个绝佳的接口。它帮助我们联盟内的各国企业,不仅寻找中国的商机,更是深入理解驱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核。”
从2018年的“奠基立业”,到2025年的“向新而行”, 儒商大会与时俱进,成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锐度的国际交流高能级平台。大会的历程在不断演进,形式在不断丰富,“朋友圈”在不断拓展,价值在不断增长,而儒商精神是上述诸多变化的内在动力。
“以义取利,锐意创新”,一位企业家在朋友圈这样写道。这四个字,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场盛会的精髓——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承。
从泰山脚下到黄海之滨,儒商精神正穿越时空,以崭新的姿态,助力山东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释放澎湃能量,与天下儒商共同书写美美与共的华彩新章。
高忆管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